您好,欢迎来到临沂成人高考,山东理工大学临沂函授站,临沂成考函授,学历继续教育临沂教学中心,临沂开弘教育官网!
成考高专《语文》考试大纲、答题技巧、模拟试题、往年真题精华版
发布时间:2019-04-28浏览次数:824


关注我们的学员请置顶公众号哦

考试之前我们会发布

绝密押题


主编:刘老师

语文考试大纲

 语文科复习考试的范围包括语言知识及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和鉴贯、写作四个方面,考试以测试阅读和写作能力为重点。

 能力要求由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四级,高层次要求一般包含低层次要求。A级着重测试记忆辨识能力; B级着重测试理解分析能力; C级着重测试鉴赏评价能力; D级着重测试应用表达能力。

 

   一、复习考试内容

   语言知识及运用


   了解基本的语言知识,目的在于运用。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A

   2.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形(以附录《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准》。A

   3.正确使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B

   4.辨识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D

   5.语言表达要准确、鲜明、生动;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D

   6. 辨析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权,借代,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D

 

   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般社会科学类、 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B

   1. 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并解释其含义。B

   2.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B

   3.分析文章结构,掌握主要的表达方法。B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B

   5.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C

   6.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C

   7.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C

 

   古代诗文间读

 

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鉴赏古代诗歌。

1.理解句子,把握文意。B

2. 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B

3. 归纳内容要点,把理文章主旨。B

4.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C

5.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语言和表成手法。C

6.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C

 

写作

 

1.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写作要求和基本表达方式。D

2.根据试题要求,写作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的文章。D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方法和时间

 

考试方法为闭卷、笔试。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采用人工阅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常规卷,采用机器阅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分卷。分卷包括I、II两卷: I卷为单项选择题占30分,试题类型有A. B两种,每位考生只答一种: II卷为除单项选择题以外的其他题型,占120分。

 

试卷内容、赋分

 

语言知识及运用              24分

现代文阅读                 41分

古代诗文阅读和鉴赏           25分

写作                     60分

 

 

 语文答题技巧

  第一:要仔细审题。

在考试过程中,解答每一道题都要审好题,不仔细审题,容易答错、答偏。审题时不能粗枝大叶,不可求快,有些题要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以免答非所问。单选题要看清楚是选正确的一组还是错误的一组。简答题要看明白题意,看清要求回答什么,是一问还是两问。作文则要明确题目、材料及其要求中的限制部分和未限制部分,准确、全面地把握题意。

  第二:要认真答题。

①答题的程序,一般是按照试题的次序,一道一道地往下答,如果遇到难题或一时答不出来的题,先跳过去。也有人先写作文后答题。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答题程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要掌握好时间,留给写作的时间不要少于50分钟(大、小两篇作文)。

②答题的要求,选择题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简答题要看清楚是用文章原句回答还是用自己的话回答,有没有字数的限制。作文要注意标点写在格内(标点占格)。

③复查,做完全部试题后要认真检查一遍,查漏补缺,有些题还要重新审题,防止误答和漏答。

  第三:不同类型的题,要用不同的答题方法。

选择题:如果能瞬时准确地把答案找出最好。假如没有把握,就采用排除法,即从排除最明显的错误选项开始,把接近正确答案的选项留下,再作分析比较,逐一否定,最终选定正确答案。科技说明文的选择题,先看题再看文,然后按顺序答题。答题可采用对位法,即把选择项(命题语言)和原文(材料语言)相关的部分对照比较,辨析经命题者的语言转换后,选项是否符合文意,即可作出判断。

简答题:现代文阅读,先看题,再看文,然后依次答题。答案语言要简明,要点要鲜明,表述意思要清楚,不要写上一大串多余的话,以至于把正确的要点淹没了。

文言文先看文,再看题。文言文试题选文篇幅不长,但因为有语言障碍,看它两遍,大致了解写的是什么事、什么人、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哪个人物是主要的,想想作者写这件事、这个人要说明什么,然后依次作答。个别词、句没看懂,不一定会影响答题,按自己的理解来答好了,不要慌。

作文:动笔前先构思,“意在笔先”,打腹稿或列个提纲都可以。列提纲过程就是根据中心意思筛选材料并把它条理化的过程。如何写作文应该有个通盘的考虑。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主次不分,中心不顾,就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这是写作的大忌。2008年作文题《沟通》,有人就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些材料,如汶川地震、奥运会、神州七号等往作文里塞,与题意要求脱节。如果事先好好想想,找到体现题意的切入点,就不会出现跑题或局部偏离题意的问题。如:奥运会就是沟通的平台,让世界了解中国,也让中国了解世界,等等。

  第四: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标点符号要正确使用。

卷面脏乱,字迹潦草,让人无法辨认,反映了答题态度不够严肃,也是对阅卷老师的不尊重,会影响成绩的评定。因此,考试时要认真对待,不要马虎从事。

最后,考生一定要沉着应考,仔细审题,认真作答,相信自己能考出好成绩。                                                           

请做题吧 

 

 

 

 

 

 2017年成人高考高中起点<<语文>>考试真题

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乘载 乘凉 乘风破浪

B.传媒 传奇 不见经传

C.总括训诂沽名钓誉

D.法度度量 审时度势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际遇 辑录 风雨飘遥

B.蒙昧 迷惘 处之泰然

C.豁达 墨契 简明厄要

D.料俏 羁伴 似无忌惮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远方山边的牧民帐篷上,升起了青烟,一群群牛羊如星星般在翠绿的草原上。我想象中的长江源头“无人区”并没有出现,反倒是 田园牧歌的景象.

A.悠悠 点缀 一览

B.袅袅 连缀 一派

C.悠悠 连缀 一览

D.袅袅 点缀 一派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可西里这个昔日疮痍满目的盗猎场,如今动植物繁盛,已成为高原物种基因库。

B.近日,由于强降雨的作用,这个瀑布水量大涨,湍流直下,声势浩大,气壮山河。

C.中国经济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其智慧与经验颇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

D.整个舞台空灵而富有诗意,充满时尚感,似行云流水,出神入化,令人叹为观止。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士者国之宝,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各地都争相延聘,呈现出越来越高的流动。

B.这一报告显示,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率持续走高,毕业生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颇大。

C.改善民生是个动态过程,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D.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又一次工业革命正席卷而来,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里的樱花,远远望去,有娇羞地 ,也有 ,更多的则是 ,独自盛开,和周围的青山、树木、杂草,以及那些不知名的小花 。

①掩映在树林里的  ②大片大片怒放的

③开得格外灿烂   ④三三两两地散落着

⑤相映成趣

A.①③②⑤④

B.②①③⑤④

C.③①②④⑤

D.③②④①⑤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16分,每小题4分)

  近些年,关于缅甸琥珀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进展,如在琥珀中发现了样子古怪的陷阱蚂蚁,全新的昆虫类群——奇翅目,以及反鸟类的翅膀等。现在,琥珀里竟然出现了恐龙的身影——一小截恐龙尾巴。这块琥珀可以被小孩轻松地攥在手心里,琥珀里的这截尾巴很短,完全展开后只有约6厘米长,估计尾巴的主人身长也只有18厘米多,是一条非常迷你的幼体小恐龙。那么,仅凭短短的一小截尾巴,研究人员如何鉴定出它是属于恐龙的呢?为了获得可靠的数据,我们需要对样本进行细致的分析,但是通常不会为了取出琥珀里的样本而破开琥珀。因为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样本已经变得非常脆弱,损毁的风险很大。好在现在有了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微CT)和同步辐射等技术,可以对样本进行无损检测和研究。这样不仅能够获得样本的表面形态,而且能透过浓密的羽毛获取样本内部的结构特征,分辨率极高。经过无损扫描处理后,就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对样本进行三维建模。

  根据扫描重建的三维图像,研究团队发现,这条只有6厘米长的尾巴至少含有9节尾椎,尾椎骨形态与反鸟等古鸟类明显不同;其椎骨腹面存在明显的沟槽结构,与典型的非鸟恐龙类似。我们推测,尾巴的主人应该属于手盗龙类。人们对恐龙有着怎样的印象?在影视作品中,绝大部分恐龙以覆盖着粗糙皮肤的形象出场。如今,通过这截保存在琥珀里的恐龙尾巴,我们第一次看到如此生动的恐龙组织——羽毛,从而印证了之前古生物学家关于世界上存在过带羽毛的恐龙的推断。这些羽毛相当蓬松,扫描得到的三维图像非常清晰地显示出尾巴上羽毛的位置和排列方式。不仅如此,我们还能看到这些羽毛的细节:与现代鸟类羽轴两侧左右不对称的情况不同,原始的恐龙羽毛是左右对称的,而且与现代鸟类羽毛的分又方式也有所区别。

  今天,我们已经能大致勾画出从恐龙到鸟的羽毛演化过程。最初的羽毛是单根的丝状毛,之后出现了丛生的毛。接下来,这些丛生的毛要么产生分叉,要么变成一根羽轴上的小枝。总之,演化的分歧产生了。之后,更复杂的结构出现了——羽轴两侧不仅对称地分出小枝,小枝也分出更小一级的羽小枝。这次发现的保存在琥珀里的恐龙尾巴就处于这个演化过程中。再往后,羽毛继续演化,各种不对称分支逐渐出现,直到现代鸟类的羽轴两侧的小枝不再等长对称,形成了左右不对称的羽毛。因此,保存在琥珀中的这截恐龙尾巴不仅体现了羽毛演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且印证了这些羽毛的古老性。

  这截尾巴经历了约9900万年的时间,其中的DNA已经高度降解,无法提供有意义的DNA片段了,人们不可能借此复活恐龙。但是,研究团队采用同步辐射装置的X射线荧光成像法获得了尾椎化石断面的微量元素分布图,其中80%以上的铁元素为二价铁离子,这应该是血红蛋白的遗迹。也就是说,我们将来有可能对其残存的蛋白质进行分析。 (据《大自然>>2017年第3期冉浩撰文)

7.对第一段内容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琥珀的研究”,是指研究琥珀中的生物样本,如蚂蚁等。

B.“非常迷你”,表明了尾巴主人的性格是非常温顺可爱的。

C.研究人员不“破开琥珀”,是因为怕承担损毁样本的风险。

D.“无损扫描”,样本的外部构造和内部成分都会显现出来。

8.对第二段内容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尾椎骨的长短,决定了尾巴主人是一种古鸟还是一种非鸟恐龙。

B.影视作品中大多数恐龙“覆盖着粗糙皮肤的形象”是不正确的。

C.“如此生动的恐龙组织”,形象地揭示了恐龙羽毛的特殊功用。

D.羽轴两侧是否对称,是带羽毛恐龙和现代鸟类的区别之一。

9.对第三段中描述的“羽毛演化过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初的羽毛是丛生的,之后产生分叉或小枝。

B.最初的羽毛是单根的,之后产生对称状丝毛。

C.羽毛演化过程,表现为羽枝不断分化的过程。

D.琥珀中的恐龙尾巴见证了羽毛演化的全过程。

10.下列文中语句,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A.一小截恐龙尾巴

B.琥珀里的恐龙尾巴

C.带羽毛的恐龙

D.羽毛的古老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

  村里没有人喊他们吹鼓佬。我就自作主张把他们称为吹鼓手。吹鼓手也是手艺人,位于

  九佬十八匠的九佬之末,这是书面上的事,村人并不太理会,他们在乎的是在生活面前卖不卖力。无疑,吹鼓手从来不偷懒。从乐器跑出来的声音,清清楚楚地展示着他们的筋道。滥竽充数,那又是书上的故事。他们一共也只有五个人,谁充谁的数啊。

  打我有记忆起,他们一直是这么一个组合,锣、鼓、唢呐、镲……一人负责一样乐器,像农民种萝卜,一个萝卜一个坑。我有时怀疑,他们像一只巨手,把村庄举起来又放下去,放下去又举起来,为村民的情绪寻找适当的位置。他们正值壮年,乐声特别结实,往上是抛,朝下是掼,向前是推。

  他们人前是农民,人后还是农民。手中的乐器没有改变他们的身份,村人对他们的称谓同样也没有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他们精心分配着身上的力气,知道棉花地里花多少力气,黄豆地里使多少劲,锣师傅、鼓师傅、镲师傅的称谓上花多大的力,这一本账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伺候稼禾,才是他们真正的特长。开春点豆种瓜,入夏施肥除虫,什么节气干什么活,心里根本不用盘算。给村人当吹鼓手只是生计的一小部分,就像一块田的边角料上种了几棵菜秧。

  他们跟泥土打了一辈子的交道,踩下的脚印比他们吹出的音符还多。他们的脚印只有大地记得住,可大地的回忆只躺在纸上。他们永远挤不进村庄外的记忆里。他们的乐器与农具并排挂在墙上,似乎提醒乐器也属于大地。他们用藏垢纳污的手指按下一个个乐孔,敲响声声鼓,穿针引线似的推送出一个个音符。他们像收割庄稼一样,把一个个音符撂倒,捧起,打结。他们把自己也当成最后一茬作物。

  敲锣的是他们的队长,走在最前面,锵锵锵,锵锵锵,似乎给后面的音符指路。鼓声往这边奔,唢呐朝那边跑,还有镲,顺着鼓声追。平时寂寞惯了的村庄突然变得拥挤,多出来了许多东西,谁也清点不过来。大家对村庄失去的东西并不在意,何况每天都有东西在丢失,包括记忆、往事。而对于莫名其妙多出来的东西,大家很警惕,也很敏感:谁家有事?

  有女出嫁,请他们过来吹。他们铿铿锵锵,敲出红轿子;他们哩哩啰啰,掀起了轿帘子;他们呜呜啊啊,抬起了新娘子。他们锣鼓喧天,他们吹吹打打,把出嫁的女儿吹得哭哭啼啼。

  家里有人出殡,也请他们吹一吹。他们给唢呐、锣、鼓系上一条白布儿,用乐声领着孝子孝女。他们吹得呜呜咽咽,一会儿急,一会儿缓,不住地把人引入悲伤。尤其是那唢呐,如泣如诉,似乎那是死者对生者的留恋。乐声飘荡,那是一个个标点符号,伤心处是感叹号,追忆时是省略号,引起亲人痛哭时是顿号,到了墓地时紧紧凑凑的便是句号。

  吹鼓手是乡问的乐师,他们用自己的技艺赚着一份微薄的生计。与其他手艺者相比,他们的地位有些许卑微,替人助助兴而已。所以,很多人虽然喜欢听吹鼓手的乐曲,但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去学那玩意儿。慢慢地,吹鼓手们的乐声越来越老了,曲儿,腔儿,松松垮垮,他们再也 吹不出能满村飘的音符。

(节选自干亚群《他们给村庄打个结》)

11.文章开头一段说“这是书面上的事”,又说“那又是书上的故事”。请结合具体语境,说说这两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意思。(6分)

  答:

12.文中写道:“他们像一只巨手,把村庄举起来又放下去,放下去又举起来,为村民的情绪寻找适当的位置。”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深意?(6分)

  答:

13.吹鼓手们是如何定位自己的身份的?对“他们把自己也当成最后一茬作物”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7分)

  答:

14.文中运用了大量叠词,如“清清楚楚”“哩哩哕哕”等。这些叠词主要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列举几个四字叠词加以说明。(6分)

  答:

四、(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日:“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

  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日:“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至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日:“善。”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注】灵公:齐灵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国:国都。

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答:

16.晏子劝说齐灵公,用了一个什么比喻?这个比喻表达了怎样的意思?(5分)

  答:

17.这篇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请简要分析。(6分)

  答: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l8~19题。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瑟瑟:一种碧玉。 可怜:可爱。 真珠:即珍珠。

18.诗的第二句“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出了江水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9.这首诗的景物描写具有什么样的风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分)

  答:

五、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两千多年前的荀子在他的《劝学》一文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你思考过这句话的含义吗?

请以“锲而不舍”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听说你

觉得不够

 

 更精彩的在下面

 

 

 

 

 2018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模拟试题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A.驱使    腐蚀    始料不及
    B.魅力    联袂    梦寐以求
    C.赦免    摄取    舍本逐末
    D.萦怀    聪颖    义愤填鹰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天涯海角  先法治人  多愁善感    

B.抑扬顿措  横征暴敛风驰电掣 

C.脍炙人口  礼上往来  患得患失    

D.虎视眈眈  扑朔迷离无懈可击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名不副实    名至实归.  名列前茅    名闻遐迩
B.分门别类    于差万别    别有洞天    离情别绪
C.改弦更张    改邪归正    改天换地    改过自新
D.老羞成怒    老当益壮    老气横秋    老调重弹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个小区里的居民都能和睦相处,难怪新老住户都不想离开这里外迁他处。
B.作为一个单人独车作环球采访的摄影记者。我真是经历了不少危险。
C.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各级领导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切不可置之不理。
D.对一切重大的责任事故,我们都必须严肃对待,一查到底,绝不纵容包庇。
5.跟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者的“本钱”从何处积累呢?看来主要从生活中和书本上得来。
A.蒙童入学,未曾读过书,但他已在生活中认识了不少事物所以才能学懂浅近的课文。读书做学问都必然有一个从少到多、由浅入深的过程。两手空空而  想在学术上成为“暴发户”,恐怕是不可能的。
B.读书做学问都必然有一个从少到多、由浅人深的过程。两手空空而想在学术上成为“暴发户”,恐怕是不可能的。蒙童入学,未曾读过书,但他已在生活中认识了不少事物,所以才能学懂浅近的课文。
C.蒙童入学,未曾读过书,但他已在生活中认识了不少事物,所以才能学懂浅近的课文。两手空空而想在学术上成为“暴发户”,恐怕是不可能的。读书做学问都必然有一个从少到多、由浅人深的过程。
D.读书、做学问都必然有一个从少到多、由浅入深的过程。蒙童入学,未曾读过书,但他在生活中认识了不少事物,所以才能学懂浅近的课文。两手空空而想在学术上成为“发户”,恐怕是不可能的。
6.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读书诮采用精读与渊读相结合的方法
②因此这两种读书方法,不但不可以偏废,而且应该讲究巧妙的结合
③如果对可以泛读的,采用精读的方法
④又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只能吸收到司怜的一点点
⑤就可能对必须精读的东西囫囵吞枣
⑥如果对应该精读的,采用泛读的方法
⑦读后只有浮光掠影的印象
A.①③④⑦⑥⑤②    B.①②⑥⑤③④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⑥⑤⑦③④②

二、阅读下面的白话文,完成7—10题(12分)

  电磁波已成为一种新的污染源。它看不见、摸不着,穿透力强,充斥着整个空间,令人防不胜防。
  电磁污染源主要包括两大类,即自然型电磁污染源与人工型电磁污染源。前者来源于某些自然现象,以天电所产生的电磁污染最为突出。后者产生于人工制造的若干系统(如高压系统)、电子设备与电气装置。
人体处在一定强度的电磁场下,会吸收辐射能量,发生生物学作用,包括热作用和非热作用。
  所谓热作用,就是高频电磁波对生物机体细胞的“加热”作用。人体接受电磁辐射后,体内的分子会受到磁场的影响而重新排列,在重排过程中,分子间相互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引起热作用。人体内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因受到电场的作用而发生移动(传导电流),也能使电解质变热。另外,由于人体内某些成分(如体液等)为导体,还可产生局部性感应涡流,也会产生热。如果人体吸收的辐射能太多,靠体温的调节无法把热量散发出去,就会引起体温升高,进而引发各种病症。由于电磁波是穿透生物表层直接对内部组织“加热”,往往机体表面看不出什么,而内部组织却已严重“烧伤”。
  至于电磁波的非热作用问题,正在进一步研究之中,一般认为是低频波产生的影响。人体被电磁波辐射后,体温并未明显升高,但已经干扰了人体的固有微弱电磁场,造成细胞内遗传基因发生畸形突变,进而诱发白血病和肿瘤,还会引发胚胎染色体改变,导致婴儿的畸形或孕妇的自然流产。
鉴于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已将防治电磁辐射污染列为环境保护项目。
    7.属于自然型电磁污染源的一项是
    A.家用电器  B.高压、超高压系统
    C.雷雨天气  D.无线电广播通讯设备
    8.下列说法,不能解释高频电磁波在人体内引起热作用的一项是
    A.磁场使人体内的分子重新排列
    B.体温调节无法把热量散发出去
    C.电场使人体内电解质离子发生移动
    D.电磁场使体内的导电成分产生感应涡流
    9.下列说法组成四个选项,全都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①热作用是人体在电磁场下体温升高的一种物理反应
    ②引发热作用和非热作用的电磁波的频率是不同的
    ③研究证明,白血病和肿瘤是由于低频电磁波干扰人体微弱电磁场而造成的
    ④人处在一定强度的电磁场中,就会发生热作用或非热作用
    ⑤电磁波对机体表层不会造成明显损伤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
    10.如果给这篇短文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危害人体的电磁辐射            B.电磁辐射与环保
    C.电磁辐射的热作用和非热作用    D.无处不在的电磁辐射

三、阅读下面的白话文,完成11—16题(25分)

  所谓名著,通常是指文学艺术中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按哲人的说法,都是“不可企及的高峰”。当然,这并不是说,它们在社会认识和艺术表现上已达到了顶峰,只是因为这些名著往往代表着一个时代文艺发展的最高水平。作家、艺术家以完美的艺术形式,把他们所处时代的辉煌与罪恶,他们特有的情感体验,都深深地镌刻在文艺的纪念碑上了。因此,那个时代虽然一去不复返了,但其完美的艺术表达和特有的情感体验,以及他们对那个时代认识的独特视角,却永远不能被取代、重复和超越。《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学名著,就是因为曹雪芹以其如椽之笔,通过描绘一个家族的兴衰,把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和他深刻的生命体验,无与伦比地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于是,《红楼梦》成了一座纪念碑,一座中国小说史乃至世界小说艺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后人不仅从中得到了很多历史的、审美的认识,而且对它包含的文化意蕴,至今也说不尽,道不完。
  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中是可以陈列满满一个艺廊的。我国的古典诗文,从诗三百、楚辞,到李、杜,到龚自珍,小说从“四大奇书”,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外国的名著,从荷马史诗到莎士比亚的戏剧,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到托尔斯泰的《复活》,再到卡夫卡的《变形记》……几乎都是一座座永难挖掘尽的精神矿藏,其历史的深度和文化反思的力度,特别是他们永恒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和我们的后人反复品味。
  名著需要重读。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经过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其本身的存在证明了它们的不朽,因而需要反复阅读;也不仅仅因为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高,而需要获得新的情感体验与生活感悟。我这里所说的重读名著,乃是从文化历史发展阶段着眼的。仅就我们这些年龄稍长的人的亲身经历来说,在“文革”前的一段时间和“文革”期间,阅读心态是何等的不正常,阅读空间和环境是何等的狭小和残破。那种     a的阅读定势,使我们只懂得给书中人物划成分,或者千方百计地追寻作者的阶级归属和政治派别。那  b  种,使我们阅读名著时,到处搜罗数据,以理解时代背景。那种  c  的阅读公式,死死地套住我们的阅读思维。那种所谓“受阶级局限,如何如何”的万能标签,夺去了多少传世之作鲜活的生命,使人们对名著产生了多少误解!
  新时期以来,名著重印,给读书界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生气。但如何重读名著呢?我想,所谓“重读”,决非“再看一遍”,也非多看几遍。如果仅仅停留于“看几遍”,那也许只是“无用的重复”。“重读”应是指把名著完全置于新的阅读空间之中,即对名著进行主动的、参与的、创造性的阅读。而这首先需要阅读者在面对名著时有一种开放的阅读心态,同时应该破除过去在某种力量束缚下的阅读方式,在心态上积极开辟多向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局,培育自身的建设性的文化性格。否则,仍可能导致重读名著的失败。
11.第一段中有一个现成的说法,阐释了“不可企及的高峰”中的“不可企及”,这就是(4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段文意的一项是(4分)(  )
A.任何文学名著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B.凡是被列入世界文学名著的作品,都是对整个世界的辉煌与罪恶作出深刻反映的作品。   
C.凡是文学名著都必须表达出作者特有的情感体验和作者认识他那个时代的独特视角。
D.任何一部文学名著都具有完美的艺术形式和很高的审美、认识价值。
13.从全篇看,第二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不超过15个字)(4分)
14.本段中的画线部分有两处“不仅仅”。从文意看,每一处“不仅仅”主要是就口口而言;第二处“不仅仅”主要是就,口口而言。(每空只填一个字)(4分)
15.下面三句话,是从文中a、b、c三处摘出来的,根据文意将它们复原(只需把序号填入下面的横线上)(3分)
①“通过什么反映什么”来概括作品主题
②以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为经纬
③刻板的经济决定论
a                  

b              

c               
16.依据本文后两段的文意,完成下列两题(6分)
①新时期应具有的阅读心态是——的,而“文革”前的一段时间和“文革”期间的阅读心态是——的。
②新时期应具有的阅读思维格局是        的,而“文革”前的一段时间和“文革”期间的阅读思维格局是的。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7—20题。

  厂家与故颖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①。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徒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17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间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于石四十余年,家元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    

  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②以钦。专以射为戏,竟死。18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19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史记•李将军列传》
  【注】①广,即李广,即下文之李将军。这句话的意思是:李广家与原颖阴侯的孙子家,均屏退人事、隐居乡野,住在蓝田南山中以射猎打发日子。②阔狭,指所画或疏或密的行列。         

17. 用现代汉语写出原文方括号之内文字的大意。(6分)

18. 以上的文字既写了李广“善射”的本领,又写了他“好射”的性格,还写了他清廉无私的品德。表现他“善射”的原文有:
                                                                           
  表现他“好射”的原文有:                                                   
  表现他清廉无私的原文有:                                (7分)   

19.抄录画横线的这句话,并把缺少的标点补上。(3分)
                                                                          

20.阅读下面一首古体诗,根据提示,回答问题。(9分)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排闼:推开门就进去。)

  这首七言绝句是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二首》中的第一首。湖阴先生是王安石罢相后陷居江宁郊外“半山园”时的朋友杨德逢的别字。整着诗全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怀。

  (1)第一联(一、二句)写的是杨家何处的景物?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品质?(3分)
  (2)第二联(三、四句)写的是杨家何处的景物?主要使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4分)
  (3)整着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分)
  答:
(1)                                                                   
(2)                                                                      
(3)       
                                       


五、作文(70分)

21.请以“我最想说的话”为题,与一篇200字的短文。(20分)
22.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诮。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他又来到她的遗体前,费力地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地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地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有人说世界美好是因为有爱。因为有爱,世界才变得更温暖、更和谐、更美好。请以“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50分)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网友评论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

美国网友